我們都會要求孩子要與人分享玩具、與人分享點心
但是,憑良心說....我們也會有不想跟他人分享的東西&根本無法分享的東西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要要求孩子一定要跟別人分享呢?
從好奇,發展學習與建立親子關係
|
我們都會要求孩子要與人分享玩具、與人分享點心
但是,憑良心說....我們也會有不想跟他人分享的東西&根本無法分享的東西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要要求孩子一定要跟別人分享呢?
于美人的教育觀 ─ 只敢叫小孩罰站
「其實,陪孩子不一定要花大錢,全世界你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時間』!」現代父母都忙,于美人更是忙上加忙,但是她和孩子的互動可一點也不比別人少,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時間
「很簡單,重品質,也重方法。」于美人說,周一到周五是她的工作日,所有的通告都集中在這段時間,就算一天要趕兩、三個地方、錄好幾集都好,為的就是把周末假日留下來,因為那是她的「家庭日」,要留著和先生一起陪伴一對可愛的雙胞胎。不只如此,和于美人有交情的朋友都知道,需要應酬的夜晚,于美人一定想盡辦法在Max和Mina上床前趕回家說故事。
「老師說我的小孩是全校頑皮學生的前三名!」剛結束廣播節目錄音工作,于美人褪去幹練精明的形象,顯露身為人母的擔憂,她的情緒陷在前一晚兒子班導師的那一通電話裡,吵架、搗蛋、捉弄同學……,原本就活潑好動的Max,上了小學之後變成校園裡的小麻煩。
「我的孩子才上小一,為什麼搞得像國中一樣複雜?事情永遠解決不完,不斷在悔恨中修正方法,我是無奈又無力的媽媽啊!」去年才出版有聲書《七年之養》暢談育兒經,于美人沒料到這對龍鳳胎一進入小學,教養問題瞬間倍速暴增,三天兩頭與校長、老師溝通,每星期花時間修習父母成長課程,做足功課;可是當小孩鬧起脾氣,壓抑不住的火慍總會衝破喉頭,而一陣訓斥過後,又是自責與懊悔的無盡循環。
「我發覺當父母的不能活在當下,當下是過不去的!」經過這一年的碰撞,她覺得父母應該學會「等待」,不要當下開罵,孩子其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離爸媽愈來愈遠,相反地,也離自己愈來愈近。不過,要父母不被兒女喜怒牽動,似乎是一項違抗天性的工程。
「我朋友說她每天當溫柔媽媽的時刻,就是下午四點接到小孩後的十分鐘,一整天沒見到孩子,特別想念,但是十分鐘的『甜蜜期』一過,又恢復成母老虎媽媽。」于美人也常被兒子氣到變成母老虎,有一回她不答應Max的要求,Max竟然脫口說出:「媽,妳知不知道妳很賤。」這一頂撞不得了,她完全崩潰抓狂,彷彿炸藥在眼前爆開,一整天就被這句話纏住。
![]() |
|||
【採訪撰文/湯佳珮;諮詢/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林聖曦、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 楊琇玲;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梳化/徐筑芳;model/媽咪張毓玲 寶寶林妍蓁;參考/楊婷舒(2000)《嬰幼兒益智遊戲》。臺北:信誼出版社。】
從好奇,發展學習與建立親子關係
|
文/禾園嬰幼兒學校 王俐文園長
~良好的『品格』對孩子的未來真的很重要~
在台灣社會『學識教育』似乎總是凌駕在『品格教育』上,導致現在青少年甚至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觀念偏差的越來越多,造就了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及『家庭暴力』、『職場暴力』,更慘的是當這麼多有偏差觀念、挫折容忍度低的下一代再繼續用這樣的態度教育我們的下下代,那後果真的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尤其台灣『少子化』的情形這麼嚴重,據統計若干年後台灣將變成全世界最『老』的國家,到時『老』的空有智慧但無人傳承,『年輕』的被保護過度手無縛雞之力,我想不用等到別人來攻打我們,我們自己就先倒了
。
於是乎這一兩年教育界似乎開始吹起了『品格教育』風,,大家都知道『教育』的成功與否是人一生『成功或失敗』最重要的關鍵,最近常跟一些業界的朋友及教授聊天,我們都發現『現在的孩子變了』,真的和『以前的孩子』不一樣了,甚至還有許多老一輩的開始感嘆怎麼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還難帶,以前帶四五個都不是問題,現在只帶一個就快要不行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轉載自 http://www.smartkids.com.tw/develop/detail.asp?ArticleId=70&AncestorSN=329
專家 / 周念麗(教育學系心理研究室主任)
數學邏輯能力的提昇對於寶寶日後學習將大有好處,那麼該怎麼樣把數學邏輯智能透過簡單的小遊戲,灌輸到寶寶充滿潛力的小腦袋呢?
轉載自 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1/mamabox/s1sbaby03_125.asp |
採訪撰文/莊惠旭
採訪諮詢/長庚兒童醫院臨床心理師 謝明慧 |
當幼兒開始接觸數字時,數字就像一連串抽象的符號浮現在他們的腦海裡,如何讓這些符號變成具體的概念,需要的就是一個啟蒙者。雖然3歲以內的寶寶對於數學沒有太多概念,然而透過啟蒙者循序誘導,幼兒即能一步一步了解清楚、具體的「數」,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多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便是最生活化且易學的資源。 |
通常從出生開始,嬰幼兒就可以在父母親悉心的照顧下,建立起一些日常生活作息的習慣,如進食、睡眠、排泄、盥洗等。
為什麼要培養良好的排泄習慣?
1、 使體內新陳代謝正常,維護身體的健康。
2、 學習自我控制、獨立自主的能力(不須大人的提醒與協助,有便意或尿意時,會自己到廁所、脫下褲子大小便)。
二十年前, 我的三個孩子長大了, 一個一個相繼離家,
本來就聚少離多的我們 ,
整個家空洞的.....連呼吸都聽到
我無意中看到一個外國婦女寫的文章 ,
|
|||||
|
寶寶撞到頭‧不要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 吳求森
孩子剛剛開始學習走路,常會發生跌倒撞擊的事件,最令家長擔心的莫過於是頭部撞傷了。當他撞到頭時,腫起來的部位可不要用力的搓揉,因為這樣會讓血管不容易凝血,反而讓血腫更厲害。家長可先用冰敷方式消腫,然後觀察孩子有無頭痛、嘔吐、噁心等情形,並給予正確照顧。
「安安可真個好動的孩子,每次都讓媽媽好擔心喔!特別是他現在開始學習走路,搖搖晃晃的步伐,一不小心,就常常跌倒、撞傷。今天我正好在跟朋友講電話時,好動的安安爬上沙發走來走去,結果一不小心撲通一聲就滾了下來,不小心撞到了頭,撞到的地方還腫了起來,這下該怎麼辦?好擔心他會有腦震盪和頭部外傷等後遺症……」
閱讀是脫離貧窮、開啟世界之窗的改變力量...為什麼需要從小就開始?為什麼主動親近書本,才會有效?一起來看看洪蘭怎麼看待閱讀...
主動的學習才有用。如果不想學習,李遠哲站在這裡教化學還是沒有用,一定要自己願意學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