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坤珊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嬰幼兒閱讀專家

不得了了!我的1歲寶寶開始撕起書來了!而且講也講不聽。

許多父母有這樣的困擾,其實並不是寶寶開始有壞行為
撕書的形為,是寶寶抓握能力發展以及探索圖書下的自然產物並不是他故意使壞。讓我們來回溯撕書的源頭,這樣你可能就知道該如何對待和處理了。

從抓握反射轉為抓握能力
  嬰兒生來就有強烈的抓握反射能力。小手一碰到東西,就會緊緊的抓住。 這種與生俱來的控制是不是很奇妙呢? 這樣她就能安全的依附著他人啊!這可是他生存的重要工具喔! 但是那樣的反射動作會逐漸消失。消失的理由也很奇妙。
  因為,孩子要開始發展有意圖的抓握能力了。要開始以手來執行自己大腦所下達拿什麼、怎麼拿的命令了,自我意是要開始取代反射的無意識了。換句話說掌控的「我」要進場,而被決定的「我」要慢慢退位了。也就是這樣,在大腦所預設好的成長藍圖下,從6個月大開始,嬰兒會「想」使用雙手去探索東西。所以這個時期的嬰兒,會以手掌和全部的手指去抓、轉、拍、打眼前的玩具、餐具、甚至成人與他共讀的書,就好像手是他們的大腦,他們是以手去瞭解書到底是什麼東西。

精細動作發展帶來翻書熱情
  一段時日的共讀後,孩子會逐漸明瞭書的外在特性:爸媽會抱我念它,可以翻(不能吃)慖慡慲慔,翞翣翠翢翻頁就會出現我知道的那樣東西.......。這時,一旦等到孩子的抓握能力,進展到能蓄意的以整個手掌和手指來翻動書頁,參與共讀的活動蜭蜩蜸蝃,綻網緄緀他就會開始對翻書產生興趣。接下來,在孩子9個月大後,它的抓握能力,更會進展到能「只」以手指拿東西,尤其是以拇指和一根手指拿東西。這時,跟隨著孩子抓握能力的新進展,你會發現,他在與你共讀時,好像根本不在意書本的內容,不在意你在唸什麼,他的注意力只在以手指(只以手指)翻書,翻完這本換那本。這種由於新能力出現,而專注於某一件事的熱情,其實會很明顯的出現在1~3歲的嬰幼兒期裡。所以重覆讀一本書、玩一個玩具、走來又走去、或以同一個「笑果」逗他.........孩子都不會覺得厭煩,反而會很期待。這個由抓握能力發展出專注翻書熱情,總會有那麼一天,一個太用力、角度不對、或不小心,手上翻的平裝本書的某一頁,就啪的,撕裂了!
發現撕書新世界
  幼兒在翻書時,一不小心撕破了書頁,這個意外的結果,就會像個新的探險地圖,引導孩子進入一個新的世界。他們不僅訝異自己雙手撕裂書的動作,也會對撕紙的聲音、紙的撕裂紋感到新奇,於是會想在複製同樣的效果,想法子撕起書來。所以一旦溯源了撕書行為,你就會發現,它其實與孩子的人格和品性無關。那只是孩子探索動作逐漸成熟下必然產物,那也是不斷與書為友(一直探索書)的必經過程呀。為孩子撕書行為感到沮喪的父母,千萬別斥責孩子是頑劣的。相對的,你要把它看成:「喔!我的寶寶發現了一個新世界了(撕書)。我該如何導引他進入這個新世界,發展這個新能力ㄋ?」一旦你能這樣看待撕書行為,你就可以清楚得找到這個問題裡的兩條線:撕「書」行為得經由教導而減低;但同時要提供「撕」的管道,滿足孩子的新探索世界。
你可以怎麼做?

★        在孩子發生撕書的「意外」時,要立即告訴幼兒:

       「書撕破了,就不能看了,我們一起把它修補好。」
        然後帶領孩子,用膠帶將破頁貼補起來。
        當然還得很明白、堅定的告訴幼兒:書不是拿來撕的。
        就事論事地處理撕書行為,不做人身攻擊,
        以免幼兒認為自己的「探索意願」是壞的。

★        在放幼兒書的書籃或矮書架旁,放上一疊不同類型的紙

         像是舊雜誌、電腦紙、廣告單……等,
         讓孩子經歷自由撕的樂趣、創意、發現和掌控。
         你得引導孩子說:「書不能撕,但這些紙是讓你撕的。」
         不但引導,你還需要帶著孩子一起撕(示範性的引導)
         也要鼓勵和指出孩子撕這些紙頭的努力和成果。
         幼兒閱讀的行為現象,其實是孩子在動作、社會、語文等相互關聯發展下的產物。
         所以別把撕書行為,看成是撒旦在做工。
         反而你得將它看成是個新能力的萌芽,
 然後在不適當的甲處關門,卻在乙處提供豐富的資源。

轉引自:http://www.eyny.com/thread-2322159-1-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